
今年高考考试的分数已经出炉,各地诞生的状元又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延续多年的高考考试曾产生过一代又一代的状元,他们当时被鲜花和掌声包围,而目前,那段耀眼的生活伴随时间的流失而渐渐淡去。高考考试状元目前在哪儿?他们是不是成了社会精英?还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?本报通过各种渠道联系到了我省近些年的高考考试状元,请他们讲述我们的生活。
1 陈胜胜:现在期望在律师界达成生活价值
高考考试技巧:考虑、总结,这是一名出色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。每一个人的学习技巧不同、对常识的领悟能力也有差异,因此没万能的“学习秘籍”,想要有好成绩需要擅长考虑,勤于总结,主动去学,而非等待老师来教。
话语不多,但思维敏捷,高考考试文科状元的光环在陈胜胜看来已是一个记忆符号,现在他更期望通过努力,在律师这个行业达成生活价值。
6月27日上午,记者联系到陈胜胜时,他正和家人享受难得的周末时光。年薪超越六位数,在北京一家规模较大的律师事务所当律师,这位昔日的状元现在依旧很出色。“由于校友是事务所合作伙伴之一,毕业后就到了这里。”陈胜胜说,大学毕业后自己没选择继续读研,一方面是由于经济缘由,其次是想要从事的律师行业更需要实践经验,所以就“投奔”了这家事务所。
2003年到今天,陈胜胜主要从事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,尽管工作还算顺利,但这位“北漂族”话语间还是流露出北京的生活步伐给自己带来的重压。“到今天还没买房计划,北京房价涨得太快,可能租房住更合算。而且通过政府调控,房价应该会回落,还是再等等。”
随后,记者又联系到了陈胜胜当年的班主任、政治老师秦光明。“大家几乎每年都会见一次面,情同父子。和在学校那时候相比,胜胜目前更健谈,也沉稳多了。”秦老师说,陈胜胜是山西芮城县人,1995年9月从芮城县南曹初中毕业考入运城康杰中学。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差,康杰中学为他免除去所有学费。在秦老师印象中,性格内向的陈胜胜思维特别敏捷,很擅长考虑,在校期间曾荣获信息学全国奥林匹克联赛二等奖及“校三好学生”称号。
2 董力庚:就职全球顶级商务智能管理系统公司
高考考试技巧:做什么事情都要提前做好规划。而且要吃得了苦,要有不甘落人之后的劲头。
6月25日,记者联系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生科,一位徐姓老师帮记者查看了董力庚的状况。
董力庚过去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博士,2010年1月离校,去向是微方案软件公司。记者随后查看到,董力庚就职的公司是全球商务智能管理系统的佼佼者,软件商品被广泛应用于全球零售、电信、科技、金融、医药等每个范围。可以说,董力庚现在从事着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。
在康杰中学校史的大事记中,记录着如此一段话:参加高考考试者1049人,被录取者784人,占考生的74.7%,其中董力庚以682分的成绩获山西理科状元。同年有14名毕业生入党,董力庚就是这14人中的一个。“董力庚的组织能力特别强,从不甘落人之后。”董力庚昔日的班主任老师郭树立如此评价。郭老师说,董力庚天资聪颖自不必说,最主要的是他组织能力强,把自己要干的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。天天从起床到晚上睡觉,哪一段时间要做什么、该做什么,他提前就做好了计划。
郭老师说,董力庚在班里担任班长,刚上高中三年级时,他的英语不是太好,但几个月后就有了明显进步,期中考试还要了高分。郭老师曾询问他学习英语有哪些技巧和办法,他说:“我是班长,同学们平常在学习上碰到难点常来问我,我怕失面子,就刻苦钻研,慢慢就学好了。”
就读于清华大学期间,董力庚曾担任过本年级的党支部书记等职。“饭店—实验室—宿舍”三点一线是他1日生活的全部。他还曾跟随导师负责研究“国家863计划”中的一个项目,即智能视频处置技术,这项技术是国家十大科技攻关项目中的一项,与大家的生活息息有关,研究成功后可使大家的生活更趋现代化。
3 郑恩泽:安家苏州惦记住能为家乡效力
高考考试技巧:办法+勤奋=成功。各学科常识之间都有内在联系,学习时要掌握探寻这个脉络。然后,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记那些该记的要点,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。
郑恩泽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工作,从事国际业务。
记者首次与他获得电话联系是在6月25日下午,他当时正在银行接待大顾客,那边的环境听起来比较嘈杂,他压低声音,语速非常快:“实在对不起,今天有好几个顾客,不然大家明天吧?”
隔了两天,记者再打过去的时候,他还在工作。
郑恩泽说,2007年在苏州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,他凭着优秀的成绩考入了建设银行。去年,他用自己攒下的钱在苏州中心首付了一套房屋,预计今年年底就能交房。“其实我不是非常重视住房条件,但爸爸妈妈远在老家山西,二老都期望我可以尽快安定下来。”郑恩泽在苏州交了女友,筹备两年内完婚,“我在家是独子,爸爸妈妈都退休了,我感觉苏州这几年进步特别快,空气也非常不错。我期望自己以后能为爸爸妈妈再买一套房,接他们来苏州安度晚年。”“我非常想念山西的亲人,包含母校和老师们。可惜工作步伐太快,只能每年新年或长假回去探望亲朋。”郑恩泽说,自己是学金融贸易的,对家乡的经济进步状况特别关注,“期望有一天我的所学能为家乡效力,我肯定义无反顾。”
4 黄悦:在德国读硕士今年毕业
高考考试技巧:高考考试是选拔型考试,不可能每一道题都答对,正视我们的能力是得高分的重点。
黄悦目前德国读硕士,今年年底就毕业了。“黄悦各方面都非常出色,在北京读大学时,她的成绩依旧排名前列。她一直是成成中学和我最大的骄傲。”曾担任黄悦班主任的张敏老师,提起黄悦满脸都是骄傲。
张老师说,黄悦硕士毕业后,想在德国先找一份工作,之后有机会继续在德国读博士。忆起当年黄悦的“理科状元”,张老师说:“连黄悦自己都没想到。她的成绩平常在班里排在十几名,全高三排在50名左右。当时高考考试第一科语文考完后,很多学生都反映作文有点偏题,可黄悦感觉考得很好。四科全考完后,大部分学生反映理科题难,黄悦还是感觉考得很好。考后我给她估了两次分,成绩都在600分以上,但还是没敢冒险报清华、北大,考虑到语文、英语是她的专长,就考试报名了对外经贸大学德语专业。”
成绩公布后,黄悦的总分达663分,理科成绩是全省第一。能获得如此好的成绩,与黄悦的学习技巧和应试技能与好的心态有非常大关系。
在高考考试录取阶段,清华、北大等学校都曾与黄悦联系过,但出于对语言专业的喜欢,她还是选择了对外经贸大学的德语专业。
5 郭斯炀:当企业智囊既有挑战也有重压
高考考试技巧:别给自己施加太大重压,不要刻意需要考上好的大学,轻松应试、坦然同意。
郭斯炀的电话接通时,话筒那边传来阵阵嘶嘶声,信号好像不好,她讲解:“我正在去上海的路上。”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之后,郭斯炀并没选择出国继续深造,而是进入一家外资咨询公司,从事管理咨询工作,形象一点说,就是企业的智囊团。天天都会面对新的问题,而她的工作就是为遇见困境的企业排忧解难,她坦言“非常有挑战,但重压也非常大。”
说到在北大求学最大的收成,郭斯炀觉得学校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就是改变了思维方法。“在这里,你能遇见不少出色的人,和他们在一块,思维可以碰撞出不少奇妙的东西。”同时,学校也给郭斯炀带来了更多机会。在北大的4年里,郭斯炀努力抓住任何一个机会,参加社团、出国交流、聆听讲坛……每一次的亲身参与和领会,都让她的理想更加明确。
大学期间一次去捷克交流的机会,让郭斯炀发现,原来自己并不喜欢那样缓慢的生活步伐,而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无尽机会,才是自己想要的。
从一名学生到一个社会人,郭斯炀在大学期间便完成了如此的转换,这也让她更适应目前的工作和生活。明天是会继续工作还是念书深造,郭斯炀笑着说,“所有都是未知数。”